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迪尔玛.罗塞夫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5年5月18日至21日对巴西进行了正式访问。此番李克强总理赴巴西访问期间,双方谈到了气候变化合作的议题,并且就太阳能项目合作进行了磋商。
两国领导人积极评价中巴在“基础四国”框架下和其他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谈判进程中,为减缓气候变化成因和促进适应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所进行的高水平协调和对话。重申将致力于推动制定雄心勃勃和普遍适用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该议程应聚焦发展问题,不仅应将消除贫困作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任务,而且应包含有效的落实手段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额外资金来源。
双方重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达成一项新的议定书、另一法律文书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议定成果的重要性,将携手并与其他各方特别是“基础四国”成员一道,推动今年年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取得成功。根据德班平台强化行动有关规定,2015年协议旨在加强公约在2020年后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双方一致认为,2015年协议应全面、平衡、公平、有效,并符合公约的原则、规定和架构,特别是坚持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双方认为双方开展了良好对话与合作,并将根据在访问期间公布的气候变化特别声明有关条款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了两国政府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签署了两国政府2015年至2021年共同行动计划以及涉及铁路、电力、农业、石油装备、航运、质检、核能、金融、科技、航天、体育、互联网等领域合作文件。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和印度、巴西两个“金砖国家”达成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共识,体现了中国在气候变化国际事务上的积极态度。中国和两个新兴大国在联合声明中都提到,发达国家应提高其2020年前减排目标,并切实兑现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资金的承诺。可以预见,发展中国家将会集体借“巴黎会议”的机会在发达国家的绿色技术壁垒和绿色援助资金问题上继续提问,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出发,为大家争取一个公平公正、有建设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