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
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我部制定了《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言
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应用范围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十二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石化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本规划内容包括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和生物化工等。
本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指导石化和化学工业未来五年持续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配套发布《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危险化学品“十二五”发展布局规划》、《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四个子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据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约3.5万家,全部从业人员约608万人,资产总计约5.25万亿元。2010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64万亿元(现行价格),“十一五”年均增长22.3%(见表1)。
表1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石化化工生产和消费大国。成品油、乙烯、合成树脂、无机原料、化肥、农药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见表2)。
表2
2.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车用汽油质量全面达到国Ⅲ标准,三大合成材料的保障能力、产品差别化率和档次进一步提高,高浓度化肥比重达80%,重质纯碱比重达50%,离子膜烧碱比重达80%,轮胎子午化率达80%,高毒高残留农药比重下降到5%左右。有机硅、有机氟、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开发步伐加快,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增加。淘汰电石落后产能305万吨。资源密集型出口结构得到改善。
产业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2010年千万吨级炼厂已达20个,占国内总能力的49.6%;形成6个百万吨级乙烯生产企业,现有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54万吨/年。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24个百万吨级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大中型化肥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聚氯乙烯、纯碱、染料、轮胎行业前十大企业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52%、60%、80%、70%。
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石化化工产业已基本形成大中小企业并存、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大型石化化工企业集团国际化步伐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有4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特色突出、生态环境友好的新兴化工企业进一步成长。
3. 基地化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化工集聚区及22个炼化一体化基地。沿海地区依托市场和国内外资源,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建设了一批以高端产品为特色的化工产业园区。上海、南京、宁波、惠州、茂名、泉州、独山子等化工园区或基地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依托煤、盐、化学矿等资源,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化工产业基地,包括蒙西、宁东等大型煤化工及煤电化一体化基地、环渤海湾碱业、云贵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钾肥等一批大型生产基地。
4. 技术装备取得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千万吨级炼油加氢反应器、循环氢压缩机等关键设备,百万吨乙烯“三机”(裂解气、乙烯、丙烯压缩机)立足国内制造;大型乙烯裂解炉、乙烯冷箱、聚乙烯、聚丙烯成套设备、化肥关键技术与装置、大型空气分离装置已基本实现自主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30万吨合成氨等形成了成套工程化技术;大规模二苯基甲烷异氰酸酯(MDI)、巨型工程子午胎、全氟离子膜工程技术、膜极距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煤制油、甲醇制烯烃、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以及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取得突破,并相继建设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示范工程。
![]() |
发改委气候司谢极谈碳市场:服务于减碳 而… |
![]() |
紧跟政策引领,把握林业碳汇产业发展机遇 |
![]() |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七) |
![]() |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五) |
![]() |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三) |
![]() |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二) |
![]() |
上海碳交易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
为进一步加强碳排放控制与管理,上海市在试… |
![]() |
福建碳市场首个履约期将于6月30… |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福建省碳市场自去年1… |
![]() |
广东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
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广东省… |
![]() |
发改委气候司谢极谈碳市场:服务… |
“第八届地坛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和… |
![]() |
美加州州长力挺《巴黎协定》 已… |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
![]() |
广东:珠三角3年内建成国家森林… |
森林城市群建设时间表出台 参与《规划》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