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京冀碳汇交易已达7万吨 首单成交额13万余元
标签:
作者:管理员   文章来源:新京报   2015-10-28     返回列表 点击查看评论 评论( 阅读(
摘要:

  去年底,京冀正式启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截至今年10月20日,北京碳市场已累计实现京冀碳汇交易7万吨,为林业碳汇项目业主创造收益超过250万元。

  据悉,开展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目前,京冀两地在合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取得成效。

  首单京冀碳汇项目成交额13万余元

  昨日,北京环境交易所碳交易中心主任王阳介绍,去年12月18日,京冀正式启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明确了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体系构架。利用北京现有基础和政策体系,推动市场建设,优先开发林业碳汇项目。

  王阳还介绍了首单成交的京冀跨区域碳汇项目。

  据介绍,碳汇主要指森林、草原、湖泊等从空气中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此前,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潮滦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开发了承德市丰宁千松坝林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经审定,该项目第一个监测期内核证的碳减排量为160571吨二氧化碳。市发改委按照相关规定,预签发了60%即96342吨二氧化碳。

  随后,该公司将千松坝林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的核证减排量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交易,当天成交3450吨,成交额131100元。

  今年北京碳排放重点单位100%按时履约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为首批碳汇项目购买者。

  该公司财务资产部主任周专政介绍,千松坝林场碳汇项目挂牌上线后,他们测算当年最大限度可使用5万吨林业碳汇代替碳排放配额用于履约。今年春节前,他们购买了该项目的5万吨核证减排量,并已完全用于今年履约。另外,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和出售碳配额,该公司还创造了约每吨10元的新型收益。

  王阳介绍,京冀跨区域林业碳汇项目核证减排量的成交,进一步丰富了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产品、拓宽重点排放单位履约渠道并降低了履约成本,对推进京津冀多领域多层次协同发展具有探索和实践意义。

  据他介绍,今年北京的碳排放重点单位已实现了100%按时履约,而去年有10余家未按时履约的碳排放单位遭罚。

 


上一篇: 德法领导人接连访华 游说建立巴黎气候联盟
下一篇: 中英能源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树立典范

返回列表
文章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验证码: 提交评论

今日热点
MORE +
发改委气候司谢极谈碳市场:服务于减碳 而…
紧跟政策引领,把握林业碳汇产业发展机遇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七)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五)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三)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二)
头条推荐
MORE +
上海碳交易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为进一步加强碳排放控制与管理,上海市在试…
福建碳市场首个履约期将于6月30…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福建省碳市场自去年1…
广东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广东省…
发改委气候司谢极谈碳市场:服务…
  “第八届地坛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和…
美加州州长力挺《巴黎协定》 已…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广东:珠三角3年内建成国家森林…
森林城市群建设时间表出台  参与《规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