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从对外投资到绿色发展:南南合作的中国新角色
标签:
作者:管理员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5-10-21     返回列表 点击查看评论 评论( 阅读(
摘要:

  “中国需要非洲的原材料,非洲需要中国的技术和资金,这就是非洲和中国之间利益上的互补。”10月20日,肯尼亚前总理拉伊拉·奥廷加在2015北京新兴市场论坛上指出,很多中国公司去非洲,从纺织公司、药品公司,到金融行业,中国银行甚至在肯尼亚设有办事处。


  不过,肯尼亚当下的诉求不只是技术和资金。拉伊拉·奥廷加告诉央广网财经记者,“我们需要增加原材料的附加值,即在非洲建立起相应的设施,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是我们减贫的方式。”他希望中国的资本和技术能够帮助非洲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拉丁美洲开发银行行长恩里克·加西亚也表达了同样的诉求,“中国和拉丁美洲必须要加强持续的伙伴关系,我们不仅应该出口原材料,还要提高生产力效率,这非常具有挑战性。”


  各方的诉求正赋予中国对外投资越来越多的内涵,单纯的经济效益导向型企业投资与贸易方式正在经受新时代的考验。长期研究拉丁美洲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吴白乙指出,与拉美国家国家对中国越来越高的呼声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的数量和规模很有限,面临以下几大问题,即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当地政策、制度、适应环境不适应;拉美的社会结构的差异;政府和企业之间未形成高度集合的资源和能力协调等。而这些问题恰恰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经常遭遇的困境。


  纵横交错的历史问题不是市场主体一方可以解决,需要政府、各类专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的资源配合,但更值得提出的是,问题不仅在各方的配合,还在于对外投资角色的转变。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只有对话与利益互补,还应该有战略合作。拉恩里克·加西亚表示,“我们鼓励从中国来的投资,不仅是着重于投资我们的传统商品,而是也需要把技术和创新也带给我们。”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还指出,环保工作成为南南合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李晓西认为,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已经发表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行动规划。规划里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的合作、要突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建立健全有效的对话机制、加强防灾减灾的合作、共建绿色的丝绸之路。不久前,由中方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李晓西建议,从拉美到非洲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环保理念,合作各方熟悉和运用环境保护的国际标准,进行互动环保;其次是吸引国际的机构共同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南南合作中的主体参与者也将从企业扩展到政府、民间组织等各方。


  新兴市场国家需要外资,他们也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南南合作的内容同样需要升级。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中流砥柱,亦将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南南合作中担当重任。


  



上一篇: 料中国明年新增风电容量达纪录最高水平
下一篇: 各国领导人联手呼吁在巴黎气候会谈前实现碳定价

返回列表
文章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验证码: 提交评论

今日热点
MORE +
发改委气候司谢极谈碳市场:服务于减碳 而…
紧跟政策引领,把握林业碳汇产业发展机遇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七)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五)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三)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二)
头条推荐
MORE +
上海碳交易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为进一步加强碳排放控制与管理,上海市在试…
福建碳市场首个履约期将于6月30…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福建省碳市场自去年1…
广东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广东省…
发改委气候司谢极谈碳市场:服务…
  “第八届地坛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和…
美加州州长力挺《巴黎协定》 已…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广东:珠三角3年内建成国家森林…
森林城市群建设时间表出台  参与《规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