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从减排和适应两方面行动
标签:
作者:四川日报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2016-10-25     返回列表 点击查看评论 评论( 阅读(
摘要: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来说是利弊共存,且弊大于利,但也不能一味妖魔化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毕欣欣认为,在无法逆转的情况下提升农业的适应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10月21日,毕欣欣的这番话,在气候变化下农业应对策略大会上引发参会专家思考。“在气候变化中,农业到底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现场不少嘉宾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农业在气温上升中扮演的角色有好有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说,农作物生长与造林一样,会吸收二氧化碳,这是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是,许多农作物生产会排放大量甲烷,这同样会促进温室效应。而目前空气污染中的一氧化二碳主要来自化肥的使用。“农业在节能减排上有很多工作可做。”蒋高明通过实验发现,以秸秆循环利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为主要特征的耕作模式可以将农田碳排放逆转为碳吸收,同时有机肥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进而提高粮食产量。


  利用各类残渣堆肥、种植多年生作物覆盖土壤、改善牧场草场管理等这些农作实践都能起到土壤固碳效果。“农业靠天吃饭,是一个非常脆弱的行业。”毕欣欣与蒋高明有着相同的思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就得从减排和适应两方面来行动,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至关重要。“为提高农户适应极端干旱气候的能力,国家急需切实落实在技术、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的抗旱管理服务支持”,与会嘉宾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推广旱作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根据气候变化趋势调整作物品种布局和种植制度,培育耐高温和耐旱作物品种;建立健全抗旱预警信息系统,加强抗旱预警信息的有效发布。



上一篇: 京津冀三地将共建国家“禁煤区”
下一篇: 构建"碳标志"应用于生活领域温室气体减排

返回列表
文章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验证码: 提交评论

今日热点
MORE +
发改委气候司谢极谈碳市场:服务于减碳 而…
紧跟政策引领,把握林业碳汇产业发展机遇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七)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五)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三)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二)
头条推荐
MORE +
上海碳交易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为进一步加强碳排放控制与管理,上海市在试…
福建碳市场首个履约期将于6月30…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福建省碳市场自去年1…
广东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广东省…
发改委气候司谢极谈碳市场:服务…
  “第八届地坛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和…
美加州州长力挺《巴黎协定》 已…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广东:珠三角3年内建成国家森林…
森林城市群建设时间表出台  参与《规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