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广东碳市场机制建设:将公开透明放在首位
标签:
作者:​南方网   文章来源:?南方网   2016-07-28     返回列表 点击查看评论 评论( 阅读(
摘要:  截止上月,广东碳交易圆满完成配额履约工作,纳入2015年度广东碳交易体系控排范围的186家企业全部通过履约,这也是广东试点碳交易三个完整年度以来连续两年实现100%履约。

  随后,经省政府批准,省发改委印发出台《2016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新一交易年度将189家控排企业纳入交易,而且与上年度相比,配额总量减少0.22亿吨,其中控排企业配额减少0.05亿吨,储备配额减少0.17亿吨。

  在国家推动重点行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碳配额总量也趋于收紧。不过,随着全国碳市场预计于明年启动,2016年度有可能成为七大试点交易市场的最后一个交易年度。


市场机制建设:把公开透明放在首位

  据广东碳交易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广东试点开市三年,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思路不在碳交易本身,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而是一直着力培育健康和可持续的市场环境与机制。这其中,加强市场公开透明建设,做好信息公开和民主监督与协商,更是居于市场环境与机制建设的首位。

  据相关专家解析,广东每年公开发布的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对年度配额总量、分配方法、分配因子、行业基准值、有偿比例、调整机制和企业名单及其变更情况等进行全文对外公开,是全国七个试点中有效信息公布最多的试点地区,控排企业根据公开信息,可以直接测算自身年度配额数量,金融投资机构也可以根据公开信息,预测市场配额盈缺的空间和容量,为下一步投资决策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年度配额分配方案在出台前,首先要委托研究机构科学评估上年度配额分配发放政策的效果,就配额分配方法、有偿配额发放、活跃交易市场等重大议题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行业协会、控排企业、研究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还要经过专家人数占2/3以上的配额评审委员会的审议,确保了方案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保障了决策公平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广东还依托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组建了四个行业配额技术评估小组,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负责收集企业意见并向主管部门反馈,对配额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可以说,信息的透明公开和民主监督与协商机制既保证了主管部门能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又对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有效降低行政管理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控排企业:从“临时抱佛脚”到提早“囤货”

  盘点广东2015年度碳交易市场发现,市场流动性的巨幅增长成为一大亮点。

  2015年度,广东碳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2014年度增长了90%,个人投资者增长了130%。年度配额交易市场成交量达1469万吨,成交金额2.04亿元,比2014年度分别增长666%、441%,成为全国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累计突破十亿元大关的试点地区。

  更值得关注的是,相比2013、2014两个年度,控排企业已不再是等到履约期临近才“临时抱佛脚”进入市场交易,而是在履约期初便大量“囤货”。如2015年度履约期首季度交易量就同比增长了3647%,出现单日180万吨的最高交易量。交易活跃期的大幅提前说明企业越来越“淡定”,经过两年历练,碳资产管理意识在不断增强,交易积极性也大幅增加。

  随之而来的还有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双下降。据统计,广东控排企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已实现2014、2015年连续两年度下降,企业碳排放量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3%、4.5%,超过50%的控排企业实现了碳强度下降,超过80%的控排企业实施了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






上一篇: 广东省381家企业拟首批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下一篇: 广东省首批纳入国家碳市场企业专题培训会议在广州召开

返回列表
文章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验证码: 提交评论

今日热点
MORE +
发改委气候司谢极谈碳市场:服务于减碳 而…
紧跟政策引领,把握林业碳汇产业发展机遇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七)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五)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三)
【绿石碳视野】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二)
头条推荐
MORE +
上海碳交易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为进一步加强碳排放控制与管理,上海市在试…
福建碳市场首个履约期将于6月30…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福建省碳市场自去年1…
广东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广东省…
发改委气候司谢极谈碳市场:服务…
  “第八届地坛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和…
美加州州长力挺《巴黎协定》 已…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广东:珠三角3年内建成国家森林…
森林城市群建设时间表出台  参与《规划》制定…